企业架构的成熟度和历史观(企业战略的结构)

fangcloud 669 2022-08-02

本文转载自网络公开信息

按Jeanne Ross的“企业架构成熟度模型”,企业在不同IT发展阶段,也需要有相应的架构管理水平。其实架构也是处理好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确保能共同支持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一个阶段,“业务竖井”。这个阶段,企业有若干部门级的应用,每个都是为了满足局部部门的需求;在这个阶段,企业只需要做好管理好每个项目——使用项目管理方法、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价值——做好商业论证就可以了;

第二个阶段,“技术标准化”,从“业务竖井”走到这个阶段,主要是受缩减IT预算、降低IT成本的驱使。这个阶段,企业开始把许许多多的部门级系统的标准统一、平台统一,开始从企业角度出发来实施IT系统;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有相应组织和流程的保障,如建立IT治理委员会——以确定各IT投资的优先级、建立标准工作组——确定整个企业的技术标准、在项目中安插架构师——确保对标准的遵守、制定正式的架构(即标准)合规流程(注意,这里是正式的);

第三个阶段,“核心优化”,这里的核心是指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从“技术标准化”走到这个阶段往往伴随着企业并购、重大投资以及全局范围ERP的实施。这时原有主要关注技术的治理体系显得捉襟见肘,业务领导、甚至高层管理开始关注IT并试图领导IT项目,并对其进行监管;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有统领全局的架构原则——从业务和全局角度去控制IT的规则、项目群管理——这个时候,如何协调各个系统和项目确保流程可集成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第四个阶段,“业务模块化”,走到这个阶段的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标准化、集成化的流程,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能把握好每一个业务机会、充分利用新的技术,让IT充分发挥起作用。这个阶段,为了能够充分沟通业务需求——需要有一张全景图,即“企业架构核心图”;为了充分利用好技术——需要有正式的技术研究与采纳流程;为了不断改进IT管理,首先要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估、测量进而优化——需要有正式的项目实施后评估;鉴于架构所发挥的核心关键作用——相应企业也必须建立起全职的架构团队。

由此可见,企业的技术或者说系统建设应该是与管理协调发展的,系统建设到了什么样的阶段,管理水平就应该到达什么样的水平。拿这个观点来观察中国的企业,其IT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技术水平。很多企业可能系统建设水平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但管理水平却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所以,IT领域还是那句话,最缺的还是管理!难怪有人说,中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异,软件开发差5年,IT管理差10年,企业架构差20年。

另外,企业架构也全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按照严格的企业架构框架的定义,上面四个阶段中,可能只有第三、四个阶段才算到了“真正”建立了企业架构的阶段。上面四个阶段在我看来分别关注的就是单个系统建设、技术治理、业务优化与治理、持续改进与优化。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伴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企业就不可避免会地会面临信息规划、企业架构的问题,只不过是处于哪个阶段、有没有自发意识而已。我倾向于这种观点的原因也在于,我们能以一种统一的、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整个信息化进程,而不再把企业架构当作什么突兀的东西。

根据这个观点延伸下去,企业,不管是处于哪个阶段,其信息化必定会有改进的空间。至于方式,可以见仁见智,你认为是其他也好,我看来,都关乎企业架构,只要是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应它当前的发展。不必走得太超前,适合得就好!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属于网络上可搜索到的公开信息,均用于学习和交流用途,不能代表亿方云的观点、立场或意见。我们接受网民的监督,如发现任何违法内容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邮箱daifeng@360.cn 处理。
上一篇:Excel 快速把多列合并为一列并剔除重复值的两种方法(excel求和怎么操作)
下一篇:怎样将本文件传到我的邮箱(如何将文件传到自己的邮箱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