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上马ERP 该花多少钱(转)
733
2022-08-07
老板习惯决定企业执行力(zt)(老板的执行力)
多年来,笔者一直与许多的创业阶段的企业家保持了很好的友谊,在佩服他们敢于创业的勇气的同时,也很为他们担忧:有太多的他们只是凭着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冲杀江湖。所以,很想在管理上帮他们一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近期的几篇文章。本文主要想谈谈企业老板的一些习惯对于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处于创业阶段的老板们(一般情况,这时老板自己就是企业的老总)提供一点参考,同时也给刚担任企业中高层干部的职业经理人们一点建议。
老板的习惯形成企业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影响制度的执行,是优秀企业唯一不可以复制的部分,对于企业执行力的影响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笔者认为,下面这些是有利于提高企业执行力的一些的好的习惯。
一、不要过分追求100%的完美:
很多人都喜欢说一句话: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然而,过分追求细节却要以速度为代价。
为得不到100而放弃,结果却是0,若干成功经验告诉我们:0.1﹥0。笔者见过许多执行力比较差的企业,由于领导过分挑剔,下属经常无所适存,导致公司许多事情无人敢于决定,每个人都在为尽量满足老板的完美要求而行动,有些事情就干脆放弃不做,给企业造成很大影响。
所以,对于处于初创时期的您,当您感觉您的企业执行力比较弱时,请您思考一下:是不是您有“过分的追求100%的完美”的习惯。
建议大家根据以下原则来行动:“让我们尽最大努力做出现有情况下我们认为最正确的决策,让我们100%的执行我们的决策”。
二、不要过分迷信自己是圣人:
笔者与某企业的王总是多年的朋友,前几天碰到一起聊天,几年不见,才30多岁,正当壮年的王总,已经华发早生。说起各自的工作,王总的感觉是下面的人很不得力,凡是公司重要的事情,如果自己不盯紧一点,肯定很多事情会出问题的,所以,自己每天都很忙,基本就没有休息与放松的一刻。
平时观看很多创业阶段的老板都是有这个习惯:自己一手做起来的企业,由于多年的摸索,基本上公司的各个方面都多少懂一点。对于别人的决策,总觉得不太放心,于是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参与、自己决策,成为什么都懂的圣人。请来的职业经理人基本属于参谋的角色,久而久之,职业经理人都成为被动的顾问角色。老板也就成了公司最累的人。并且基本结果是:企业稍微大一点,就处处出问题,经常救火。有很多老板都戏称:我们企业是经常保持一种战争状态。
个人认为,企业的老总更多的应该是制定战略、建立制度、培养队伍、监督执行,而不是每件事情都要亲自参与决策。感觉自己不是圣人,承认自己能力有限,会使自己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会大大提高组织的执行力。
三、养成做计划的好习惯:
初创阶段的企业,包括很多发展阶段的企业,都不喜欢做计划,不用说长期战略规划,甚至是年度计划、月度计划,都不愿意做,还自我安慰: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对于这种现象总结为:初创期企业的计划缺失。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预先做好了安排,有了准备,有了计划,才能把事情办好,明确了奋斗目标,有了具体的工作、活动程序,也就有了监督检查的依据,这样可以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从而也就可以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使工作、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否则,影响工作,办不好事情。
为了组织能够提高执行力,老板就要带头养成“做计划”的好习惯,这样,下面的人才会跟着在计划性方面加强,进而整个企业的文化中“重视工作的计划性”将更加明显。
四、善于放弃:不要抓住所有的机会
内地的一家企业,由于诸多原因,企业手中有一定的闲置资金后,就开始多元化发展,几年下来,损失很大。该企业的肖总问我:为什么在别人手里都能挣钱的项目、我拿到手中一做就亏损呢?笔者仔细了解了一下情况,在他投资的近10个项目中,基本上是属于典型的资金多元化类型,在管理、营销、技术、生产等资源方面都不能有效的共享,那么肖总的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做事、做人,都一样,都会面临很多看上去很好的机会,但是,不一定每个机会都要抓住,都能抓住,在这时,善于放弃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
“善取不如善弃”,只有善于放弃的人才能善于获取,只有善于排除的人,才能又快又好地从无数的河沙里淘得真金。舍得,舍得,先舍后得,没舍不得。古往今来,任何一个高明的人、有智慧、有成就的人,都是善于放弃排除的人、善于舍得的人。
切记:“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有所弃,才有所为;有所为,才有所不为”。
五、培养发现主要矛盾的能力;
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企业的老板,凡是公司的事情,不分轻重主次,什么都列为公司重大事情来处理,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一些非重要的事情上,反倒是公司至关重要的一些事情,却老是被耽搁,简直可以说是用有限的时间在处理无限的琐事,这样的老板的特征是:经常身带几个手机、华发早生、忙忙碌碌,累得半死,但是还是忙不过来,整天感叹:事情太多,没有办法;并且,这样的老板领导的企业,肯定是执行力很低的。
而有些企业的老板,在工作中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并集中主要精力去处理主要的矛盾,整个组织的执行力自然就强。这些老板的形象可以这么描叙:作息正常、精神绝好,事情处理得紧紧有条,工作、生活都觉得十分轻松,时不时上上高尔夫球场。
培养发现主要矛盾的能力主要是要培养全局的战略观,只有具备全局的战略眼光,才能分清轻重缓急,抓住重点,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并解决它。并且在解决关键问题的同时,很多其他的小问题就被附带着给解决了。这样一来,组织的执行力能不高吗?
六、锲而不舍:
这点应该是所有老板已经有的优点,毕竟创业太难,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的,经受了太多失败后再崛起的老板们都有做事情锲而不舍的优点。本文写下这点,只是与想要成为老板的人以及职业经理人们一起共勉而已。
中国人是很强调认真精神的。在中国古代,我们的先贤们就反复强调过认真精神。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旬子说:“积土成丘,积水成渊”。中国有很多故事,讲的就是很多人锲而不舍,终成大业。王羲之练字,毛笔把水池都给洗黑了;司马迁忍辱写作二十年,终成《史记》。
企业也需要韧性,企业老板的习惯会影响企业的文化,进而会影响企业所有的员工,如果让所有的员工都有了“有志者事竟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勇气,老板们还用担心自己企业的执行力不强吗?
七、行胜于言:
“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将它作为影响企业执行力的第七个好习惯
有这样一种说法:“在说和做上,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的做法不同。美国是做了再说,德国是做了也不说,日本是说了就做,中国是说了也不做。”以上概括的正确与否暂且不谈,但是对于每一个想要提高自己企业执行力的老板来说,应该时刻给自己敲敲警钟。
“品牌是企业经营的结果,而不是过程”这是我比较有共鸣的一个观点,但是,中国现在有很多企业还在认为品牌的知名度就代表了品牌的一切。笔者就了解到国内的一家化妆品企业,曾经花重金聘请了营销高手加盟,一时间,港台名星代言、海陆空广告投放、渠道铺的到处都是,业内人士都惊呼:“有人向宝洁挑战了?”然而,不到二年,该品牌又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其产品与国际品牌的产品相比实在相差得太远了。
在上面谈这个例子只是想提醒一下各位老板:做企业,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只有扎扎实实的将基本功作好了,企业才能发展壮大。为防止企业的行为偏离这个宗旨,防止企业形成夸夸其谈的文化氛围,老板自己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行胜于言。
八、永远不给自己借口: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太容易为自己的每一次失败找到理由:上班迟到,堵车;销售业绩不好,成本太高;没有考上大学,别人太厉害。而企业发展不利可以归结的外部原因就更多了,记得10多年前在一家国营企业上班时,当时的王姓总经理每次总结公司业绩不好时,老是要说:国家政策调整、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我们当时就有点纳闷了,那时的水泥是全国紧俏物资,别人有钱都拿不到货,而我们厂却由于应收帐款太多而无钱进原材料生产。果然,没有几年,就传来原来企业的总经理由于贪污、受贿导致企业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消息。
任何一个产业,只要有利可图,在一个充分的市场环境条件下,总是会有新的进入者进来参与竞争,企业能否生存、能否比别人生存得更好就看你是否有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即看你是否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与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更加做得好。因为不论竞争如何激烈,只要还有足够的消费需求存在,就不可能所有企业全部亏损经营,最终总是会至少有一个企业拥有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能够赢利而生存下去。
而从核心竞争优势来看,只要是企业有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总是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加迅速的发现社会的新需求,更加迅捷的建立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而取得企业的发展。
所以,在这个社会里,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特别企业老总,你有了借口,下面的人会更加有借口,这样只能为整个企业的经营失败经常寻找理由,组织的执行力立马就差了。
九、结果导向:
很多人都推崇一句话:“不管成功与否,我曾经努力过”,表面上看上去,此话表明了说话者的决心,表示要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其实,这是一种极端消极的思想,还没有开始,就为自己准备了一条心理上的退路。而想要成为一个执行力强的人,就要养成结果导向的习惯,做事只求结果,不问原因。
特别是企业的老总,养成结果导向的习惯会带动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的结果导向,进而形成结果导向型的企业文化。而这种文化刚好是提高我们组织执行力很需要的。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