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同步盘?好用的同步网盘有哪些?
532
2022-07-13
未来商业形态的三个趋势:
(1)组织和工作形态更加灵活;
(2)IM成为商业的起点;
产业互联网背景下,未来商业形态的三个趋势:
(1)组织和工作形态更加灵活; (2)IM成为商业的起点; (3)产业协同、社会化协同改造供应链,从封闭走向开放 值得关注的重点机会: 1、利用平台优化供应链结构的商业模式 2、关键业务节点的在线化 新场景: 科技创造的新供给、新服务 巨头生态上构建的垂直产业协同网络
消费互联网的爆发,促使产业互联网升级改造
中国IT信息化包含两个重要的部分——消费互联网和企业服务。从90年代末期开始,消费互联网每隔一两年都有一两家大公司出来,整个行业生龙活虎。反过来再看企业服务,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企业服务市场还是被用友、金山、金蝶这种单机软件所占据,到了2000-2010年,除了阿里云是在2009年成立以外,这个阶段国内做企业服务的公司基本是空白,整个市场被SAP、Oracle等国外巨头垄断。直到2013年,SaaS、大数据、AI方向的国内初创公司才开始陆续涌现。 消费互联网的爆发,带来了消费数据激增,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促使 产业向数字化、在线化升级 。同时,消费互联网走入流量红利末尾,增量市场渐尽,逆向倒逼企业开始思考提效率降成本,利用互联网优化产业链条。在新一轮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产业互联网被认为是解决传统产业链结构冗杂、环节低效的一剂良药。 从科技、数据和协作三个核心要素来看,未来产业互联网会从 需求感知、数据连通、决策智能和履约创新 这四个方面对企业产生影响,具体来讲: 产业互联网有助于提升企业对于用户的需求感知。供应链管理长期存在着“ 长鞭效应 ”,距离消费者越遥远的企业,所获得的需求信息偏差越大。产业互联网可以通过数据深度感知客户需求,打破供应链的数据屏障,从整体结构上对供应链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能够使供应链上各企业获得精准的需求数据,进行精细化生产与决策。 在数据连通方面,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着信息不对等的问题,数据在前台业务层和后台管理层之间的流通存在一定的屏障,许多数据资源无法集中为前台业务提供支持。而 企业IT深化、数字化升级 后将是 企业前、中、后台数据的整体打通,协同为业务提供全方位支持。 企业深度IT化会使企业数据在维度和量级层面获得质的提升,将有助于企业决策更加 智能化、理性化 ,减少决策失误风险。 此外,业务的履约交付方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数据信息的丰富为“去中心化”的履约方式提供可能,例如营销方式以及物流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以餐饮行业为例看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变革:餐饮1.0时代是点评,消费者通过图片、文字评论模式进行点评分享;2.0时代是团购,线上团购线下交付,在线化程度进一步提升;3.0时代是外卖,完全依靠线上进行交易;未来的4.0时代或许是分时销售,即餐厅根据不同时段用餐人数的预测,提供不同的折扣,削峰填谷,吸引消费者在不同时段前来就餐。从供应链在线化程度和餐厅在线化程度的层面来看,未来在线采购、供应链金融、产地溯源等环节的在线化程度会不断提高。
未来商业形态:去中心化趋势,IM成为商业的起点
今天的商业形态,无论to C还是to B,IM都在深刻参与其中。组织间的协作、以人为中心的工作形态对于节点之间的连接产生了更高的要求,IM建立了人与人、人与商业间的连接,成为一切商业的起点。社群营销、微商、社区团购等等这些新型商业形态根植于微信平台之中,IM成为了整个的商业闭环的根基;to B领域也是如此,以钉钉和企业微信为代表的IM或可成为中国的PaaS层平台,应用软件以IM为基础进行垂直业务的搭建,可以形成行业的解决方案。 从企业组织架构层面来看,数据在组织内部的打通将使组织管理从全能转变为组织间的高效协作;同时,在数据和IM作为支持的基础上,工作形式将从以组织为中心过度到以人为中心,组织和工作形态更加灵活,这是一个“ 去中心化 ”的过程。 过去企业间的交易更多的要受到“ 关系 ”、“ 信任 ”等因素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为了降低风险更愿意依靠“ 关系 ”促成交易。当利用产业互联网对供应链进行数字化升级后,信息更加透明,“关系”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此外,供应链数字化会使C端用户逆向深度参与产品供应环节,数据沿着供应链逆向传回,是产业价值链层面的创新。
今天产业互联网的机会在哪里?
原文链接: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